县银行转让砖窑的消息,很快传遍全乡。
    犹如煤球厂老黄的担忧,听闻银行售价25万,乡里盯着砖窑分红的那部分人,开始议论能分到多少钱,过年又能称几斤猪肉。
    甚至有人认定有钱分,忍不住提前买了两块豆苗回家炒炒,也算体验一下,大冬天吃绿叶菜啥滋味。
    还别说,确实很不错。
    至少比夏天的时候,自己从地里薅的味道要好。
    于是豆苗更火爆了。
    而随着菜贩子带着豆苗远走他乡,知晓豆苗利润的农户,包括更多菜贩子,也纷纷驾车涌入余家村。
    以至于省道通往余家村的小土路,变得拥挤不堪。
    就连省道两侧,也停满车辆。
    另有一部分人,比如饭馆老板、凉菜店老板。
    为了低价拿货,更是托关系找到余阳。
    这一刻,三元不再是某人小名,反而成了一种称呼。
    “三元老板,我每天都要一筐。”
    “三元啊,我可是你堂姐的奶奶,咱这关系近着呢,一周两筐总可以吧,等我腌好了小菜,每周都给你送点。”
    “三元,咱两家可是近门子,一个村的,那火炕你今晚就得给我鼓捣好,这是1500块钱,我放这了。”
    余阳坐在小洋楼一层客厅内,听着围满院子的人们七嘴八舌,感觉耳边有一千只鸭子在嘎嘎。
    索性喊来学过会计的俩堂弟,再搬两套桌椅。
    一个登记改造火炕,一个登记定期供应。
    自己则处理菜贩子们的批问题。
    原本今天不应该出货。
    因为豆苗不是一天种出来的。
    但民意难违,只能硬着头皮开业。
    至于豆苗哪来的……
    来不及解释,先卖了再说。
    余阳刚忙活了片刻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