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么贵?”
    听到这个报价,曹子建着实吓了一跳。
    随即看起了手中的瓷片。
    只见在瓷器的表面,有着开裂纹,其细如蝉翼,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。
    整个釉面有种温润如玉质感。
    观其釉色,犹如“雨过天晴云破处”
    之美妙,
    瓷片切面的釉层很薄。
    曹子建伸出食指,在瓷片上轻敲了一下。
    现敲击声并不脆,而是噗噗的声音。
    这从侧面反应出,这瓷片胎质的致密。
    “青如天,面如玉,蝉翼纹,晨星稀。”
    种种特点,都在告诉曹子建一个事实。
    摊主之所以敢开如此高价,是因为这瓷片正是宋代五大名窑之汝瓷的瓷片。
    汝瓷,影响了后世千年华国人对美的认知。
    支钉烧,香灰胎,玛瑙釉。
    汝窑是五大名窑中当之无愧的魁。
    这不得不归功于北宋汝窑手艺人的工匠精神。
    因为它,汴京城西南三百多里外,数十里窑厂,炉火不断。
    ‘雨破天青云破处,这般颜色做将来。
    ’就是形容汝窑之美。
    最贵的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以294亿港币的高价成交。
    之所以价值汝瓷高昂,除了其美之外,还跟他烧制时间短,存世量极为稀少有很重要的关系。
    公元1125年,靖康之耻彻底粉碎了大宋王朝的梦华。
    金朝在灭辽之后,驱兵南下,直逼北宋都城汴梁。
    宋朝的文强武弱换来的就是兵灾战火。
    随着金兵入侵,宋室南迁,汝窑也不复存在。
    在历史的长河中,汝窑仿佛一曲华彩的乐章,但只是昙花一现。
    汝官窑与他的烧造工艺,在华国大地上神秘消失,掩埋在厚厚的封土之下长达近千年。
    自二十世纪初,现代考古学传入华国后,考古学家做梦都想找到消失已久的汝窑遗址。
    直到2000年,才终于找到汝窑中心烧制区。
    目前汝瓷传世品不足百件。
    大部分都被存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,一小部分则是在民间藏家手中。
    值得一提的事,盖章狂魔,弹幕始祖,爱新觉罗,牛皮廯乾隆,不仅喜欢在书画上盖章,在瓷器上他也同样喜欢赋诗咏叹,并且还会命宫中匠人镌文于器。
    所以在传世不足百件的汝瓷中,就有二十二件被乾隆刻上其题的诗。
    正是因为其稀缺性,使得如今陶瓷收藏圈,对于能收藏到几片宋代汝窑瓷片已算十分幸运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