裘老师微微皱眉,眼中闪过一丝不解:“凭你的才华,在官场定能有所作为,为何要放弃这大好前程?”
    庄周微微一笑,望向窗外,目光悠远:“鸟在山林,方能自由飞翔;鱼在江湖,才能自在遨游。
    学生所求,不过是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。”
    阳光透过窗户,洒在师徒二人身上……
    庄周望着老师,开门见山表明来意:“老师,宋国官职我实在无意,我一心要找那百夫长、什长,报杀父之仇。”
    裘原本舒展的眉头瞬间皱起,眼中满是惋惜:“这么好的机会,白白错过实在可惜。
    想当年,我等了许久才补上空缺。
    你说报仇,谈何容易?要报仇,得先找到仇人。
    可要找到仇人,得弄清楚当年是哪支军队从田集败退。
    军队编制繁杂,百人一个百夫长,十人一个什长,茫茫人海,上哪儿去找当年那两个仇人?你又怎知是哪个百夫长、什长下的毒手?当年事仓促,等人赶到,军人早已不见踪影,你父亲也未能留下仇人的模样。
    这报仇之路,荆棘密布啊……”
    庄周静静聆听。
    他神色坚定,仿佛面前不是难以逾越的高山,而是平坦大道。
    待老师说完,他语气沉稳:“老师,我知道报仇艰难,可这是我心底的执念,如巨石般压在心头,不除不快。”
    裘老师看向庄周,目光复杂,有无奈,亦有几分赞赏:“罢了,罢了,人各有志。
    你既然心意已决,我也不再多劝。
    只是日后,无论遭遇何事,都莫要忘了当年求学时的初心。”
    庄周站起身来,恭恭敬敬地向裘老师深深鞠了一躬:“老师的教诲,学生铭记于心。
    若此次报仇不成,还望师父帮我费心查找。
    君子报仇,哪怕路途漫长。”
    庄周心意已定,裘老师不再劝阻。
    两人移步到饭堂,午饭已经备好,桌上摆满了丰盛菜肴。
    热气腾腾的饭菜散着诱人香气,可庄周心里装着事,食欲并不旺盛。
    裘老师夹起一块肉,放入庄周碗中:“孩子,先吃饭,吃饱了才有力气想后面的事。”
    庄周微微点头,拿起碗筷。
    饭桌上,裘老师开始讲起学问。
    他声音洪亮,话语间满是对知识的热爱与见解:“这世间道理,就如这盘中菜肴,各有滋味。
    有的浅显,一眼便能看穿;有的深奥,需花费一生去钻研。”
    庄周边吃边听,不时回应老师。
    谈到兴起处,裘老师放下碗筷,站起身来,比划着说道:“做学问,要像登山一样,一步一个脚印,不能急躁。
    遇到陡峭之处,更要沉下心,慢慢来。”
    庄周也被老师的情绪感染,起身说道:“老师所言极是。
    学生觉得,这报仇之路,也如做学问,虽艰难,但只要坚持,总能找到方向。”
    师徒二人在这一顿午饭间,吃饭、说话、谈学问。
    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。
    庄周心中,复仇的火焰未曾熄灭,裘老师的话语,如同一盏明灯,在他迷茫的前路中,隐隐照亮了一个角落。
    这场午饭,不仅是饱腹的一餐,更是师徒间心灵的交流。
    午后阳光慵懒,庄周站在裘老师面前,神情透着几分期待,说想去街里转转,其实,他想到街里寻找杀父仇人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