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阳反对:“您白日还要赶路呢,带着她误事。”
    海棠说:“你小时候我也带着你出行,你怎么不说带着你误事?别说了,就这么办了。”
    安康欢欢喜喜地跟着出门,因为她现在没马,要和海棠同乘,高兴地坐在了海棠的怀里。
    等出门了,太阳照射之下,似乎天地之间都已经热得扭曲了,她顿时后悔。
    然而后悔也回不去了,走了一上午,中午下马在树荫里躲着休息顺便啃点干粮。
    天干物燥就不能用火,所以大家只能吃干粮。
    安康觉得自己要罗圈腿了,下马之后抖着两条腿,自己也知道岔着两条腿走路不雅观,可是全身都是痛的,想减轻痛苦只能不雅观。
    要面子还是要里子?安康果断选择了要里子。
    她捧着干巴巴的饼子使劲嚼,腮帮子都是疼的。
    她就问:“怎么这么硬啊,以前咱们吃的饼子都是又香又软。”
    “这是死面饼子,你吃的是发面饼子。”
    海棠把自己饼子里的肉抠出来喂她:“赶紧吃吧,过了今天就没这么好的东西吃了。”
    安康鼓着腮帮子问:“为什么?”
    “就是大丰收了大家也舍不得吃白面,外面也没磨得这么细的面。
    所以你明天就能见到细粮和粗粮掺着吃。
    而且也没肉,肉是稀罕物。”
    “是买不起吗?”
    “有人买不起,买得起的不愿意买。”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
    “百姓们心里对东西便宜与否是靠粮食衡量的。
    如果一斤肉值五斤粮食,他们就不会买。
    太贵了,夏天勤快点割猪草喂鸡鸭猪,不用粮食也能吃肉,干吗用粮食换肉吃!”
    社会环境也不许他们买肉吃,被左邻右舍知道了免不了指指点点,说什么“游手好闲”
    “好吃懒做”
    ,所以没个正当理由吃肉都是一种羞耻。
    社会环境好改变,最难改变的是观念!
    安康问:“怎么样让百姓能大口吃肉呢?”
    海棠摇头:“我也不知道,如果说这是个战场,祖母已经一败涂地。
    有钱了他们会把钱留着,不肯拿出来花掉。
    有粮食了他们还是一天两顿饭,不干活的时候不能吃饱,哪怕粮食留到明年是陈粮了,陈粮不好吃,人家也乐此不疲。
    究其原因只能说饿的时间太久了,祖祖辈辈受饿,自然不敢挥霍,不敢吃饱。”
    晚上在驿站休息,端上来的果然是菜汤杂粮咸卷。
    这个咸卷做得很好吃,咸咸的辣辣的,里面卷的是马齿苋。
    菜汤更没一点油水,但是酸酸的很好喝。
    安康喝了一碗汤,一口气吃了二个卷子,饱饱地舒口气,觉得满足了。
    从这天晚上开始,她吃遍了各种叶子菜,有些还是老叶子,嚼了好久都还有一嘴渣。
    当她问一个老婆婆既然丰收了为什么不多吃点的时候,这老婆婆说:“人这一辈子吃多少是老天爷注定了的,把自己注定吃完的东西全吃了,就到了下去的时候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