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都是为了郭村的展,为了让大伙的生活越来越好,这点小插曲不算啥。”
    会议结束后,夜色早已深沉,如水的月光倾洒而下,给整个郭村蒙上了一层梦幻的薄纱。
    张凯军和李梅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,月光轻柔地勾勒出他们的轮廓,映出两道长长的、时而重叠的影子。
    李梅亲昵地挽着张凯军的胳膊,头微微靠在他的肩膀上,声音里满是幸福与甜蜜:“凯军,今天真是太让人高兴了。
    我感觉咱们的未来就像这洒满月光的小路,明亮又充满希望。”
    张凯军转过头,温柔地看着李梅,眼中满是深情,他轻轻抚摸着李梅的头,轻声说道:“梅,只要我们携手并肩,一起努力,就没有什么困难能拦住我们。
    以后咱们的日子肯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。”
    他们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悠悠回荡,带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,飘向远方。
    然而,命运仿佛总爱设下重重障碍。
    就在他们沉浸在喜悦之中,满心期待着郭村即将迎来的改变时,又一个棘手的难题如同一堵高耸的城墙,横亘在了他们面前。
    工厂后续传来的消息犹如一盆冷水,瞬间浇灭了大家的热情。
    原来,工厂要求应聘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,至少要熟练掌握基本的读写能力和简单的数学运算。
    而郭村的年轻人大多只上过几年学,文化水平有限,想要顺利通过工厂的面试,难度着实不小。
    如果无法通过面试,这个来之不易、承载着全村希望的机会就会像泡沫一样,轻易地破碎、消失。
    张凯军得知这个情况后,双眉紧紧拧成了一个“川”
    字,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。
    但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很快被激出来,他迅做出决定,要在村里开办一个补习班,帮助年轻人提升文化水平,跨过这道关键的门槛。
    他把这个想法第一时间告诉了李虎和村长,两人听后,眼中都闪过赞赏的光芒。
    村长走上前,用力拍了拍张凯军的肩膀,语气中满是肯定:“张干部,你这想法太及时了!
    咱们村的孩子盼着有个好出路,你这是实实在在地为他们搭桥铺路啊,我们全力支持!”
    于是,张凯军开启了一段忙碌而充实的日子。
    每天天刚蒙蒙亮,他就迎着晨曦出门,四处奔走,为筹备补习班的事情忙碌着。
    他穿梭在村子和周边的乡镇,寻找合适的教室,最终在村里废弃的仓库找到了一个宽敞的空间;为了借到足够的教材。
    他跑遍了镇上的学校和图书馆,磨破了嘴皮子,才凑齐了基础的学习资料;购置学习用品时,他精打细算,只为给学生们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。
    晚上,他又站在临时搭建的简易讲台上,在昏黄的灯光下,耐心地给年轻人上课。
    他的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,深入浅出地讲解着那些对于学生们来说有些陌生的知识,每一个手势、每一个表情,都充满了对学生们的期待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