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8章 竹篓里的丰年谣
晨雾还没散尽,枣林里已经响起竹竿敲打枝头的&0t;噼啪&0t;声。
李梅踮脚接住一颗熟透的冬枣,果肉在掌心洇出蜜色的汁,她对着竹篓里的村民笑:&0t;轻点敲,树今年累着了。
&0t;王婶擦着汗直起腰,蓝布衫上落满细碎的枣皮:&0t;梅啊,你叔昨夜编了五个新竹篓,说今年收成好,老法子装枣才香甜。
&0t;
秀兰的灶台前,圆圆正往炉膛里添枣木柴。
&0t;奶奶,今儿蒸多少馍?&0t;她望着案板上堆成小山的面团,鼻尖沾着昨晚筛枣粉时落下的细粉。
老人用手背试了试笼屉的热气:&0t;二十笼,给枣林里的劳力们送晌午饭。
&0t;忽然听见窗外有人喊:&0t;秀兰婶,俺家虎娃又偷抓你家枣馍了!
&0t;她笑着骂回去:&0t;小兔崽子,长身体呢,管够!
&0t;
李虎的车间里,刨花堆成了小山。
安娜抱着刚做好的枣木梳跑出来:&0t;师傅,广州的订单要三百把!
&0t;少年的袖口还沾着打磨时的木蜡,&0t;可咱们一天只能做二十把&0t;李虎擦了把额头的汗,望着墙上父亲留下的木工口诀:&0t;急不得,&0t;他敲了敲手中的半成品,&0t;每道梳齿都得顺着木纹走,就像咱枣林的路,曲里拐弯才稳当。
&0t;
建军蹲在村口的老槐树下,吧嗒着旱烟看村民过秤。
新收的枣子在竹筐里泛着红光,他忽然指着刘叔筐里的枣:&0t;老伙计,你这筐底垫的是艾蒿吧?&0t;刘叔不好意思地挠头:&0t;建军啊,你眼神比秤还准,垫艾蒿驱虫,是跟你学的。
&0t;两人相视而笑,烟锅里的火光在晨雾中明明灭灭,像极了枣林里闪烁的露珠。
晌午时分,秀兰的枣花馍准时送到地头。
竹笼一掀开,麦香混着枣泥的甜漫出来,村民们围坐在枣树下,用袖口擦着汗。
李梅掰开花馍,露出里面若隐若现的枣皮碎:&0t;王婶,你家枣花蜜调的馅吧?&0t;对方笑得眯起眼:&0t;就知道瞒不过你,多吃点,下午还得爬树呢。
&0t;远处,安娜正笨拙地给李虎递水,搪瓷缸碰着工具袋,出清脆的响。
申时末,塬坡上飘来大片铅云。
李梅望着天边的乌云,攥紧了手中的竹竿——天气预报说有阵雨,可还有三亩枣子没下树。
&0t;大伙加快手!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